close

  堅持解決顧客不省力的問題,是企業獲利最好的經營策略,著手顧客痛點可以打開市場的一扇窗,切入顧客費力點可以取得競爭最佳制高點。

 

有一種獲利模式在歷史上不斷地重演,有人看見它,突破它,從而改變產品發展的傳統軌跡,進而獲取非凡的價值與利益。不過詭異的是人們對於這種模式經常是視而不見,充耳不聞,躊躇不前,問題出在我們已經安於常規,習慣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持續改善,缺乏另闢蹊徑的勇氣。

 

Dyson

 

大家喜歡走安全的追隨之路,當競爭者推出強化功能的產品,我們急著跟風推出更強而有力的武器來進行反制,結果群體陷入永無止盡的武器競賽,形成彷彿不跟進就會落後的賽局漩渦。近來智慧型手機一直環繞在大尺寸iPhone的話題打轉,傳言會有兩款,一款是4.7吋,另一款是5.5吋,不過尺寸再怎麼大都比不上三星剛推出的GALAXY W,這款平板手機的螢幕有7吋那麼大,其大小已經接近iPad mini的身高。

 

重視美感的消費者覺得用GALAXY W說話,看起來有點噁!假使賈伯斯在世恐怕也會落下同樣的話,忌惡如仇的他曾用這樣的重話來批判微軟:「微軟唯一的問題是他們沒有品味,毫無品味的可言。」如果賈伯斯重生人間,面對眼前手機產業創新貧瘠的發展現況,可想而知,言辭辛辣的他恐怕會這麼說:「手機產業唯一的問題是沒有品味,追求大尺寸是集體的墮落,蘋果墮落,三星是墮落到極點,他們在破壞手機產業的美感與文化,該死!」

 

 

集體陷入創新停滯,只在支微末節上重複加強功能,這個現象經常出現,尤其在所有面臨飽和的產業特別容易發生,手機產業不容例外,但是你跑我追、敵進我跟的競爭模式,並不是唯一的道路。跟不跟,沒有定論,要經過審慎的評估才能決定。同時在跟的時候,不要迷失自己,要維持策略自由度,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技術創新及顧客洞察才是正道。

 

三個方向二個原則,找到對的獲利模式

 

過度競爭導向的思維模式,促使經理人疲於見招拆招,只想快速反擊競爭者的攻勢,搶佔短期的市場佔有率,由於缺乏更有遠見的謀略,以及靈活調度的顛覆意識,使得市場到處充斥著相互模仿的同質產品。試想假如我們把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都放在對付敵手的招數,想要洞察隱而未現的顧客需求與痛點幾乎是不可能的,或許三分應敵,七分掌握需求才是比較好的策略比重分配。

 

跳脫競爭,另闢戰場,才有機會帶給顧客熱情與驚喜,才有機會出奇致勝。適度的跟隨流行可以確保我們不至於落伍,但是跟的太緊又會讓我們錯失創新的先機,保持有點黏又不致於太黏,有助我們挪出較多的時間瞭解顧客,進行技術創新,引導組織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新潮流。

 

吸塵器發明已經超過一百年,生產者不斷的在功能及外型上下足功夫,但是就是沒有人願意正視消費者清理集塵袋時的不方便,其過程骯髒令人厭惡,而且灰塵容易堵住氣孔影響吸力效能,直到詹姆斯(James Dyson)在1986年推出第一台不需要集塵袋的吸塵器G Force,這個狀況才獲得改善,新設計立即贏得消費者的共鳴,從此改變吸塵器的發展史。製造商並不是看不見吸塵器清潔不易的問題,但是賣集塵袋實在是太好賺了,因此,沒有人願意放棄這個利潤豐厚的市場,沒有人願意承擔失敗的風險進行革命。

 

當你滿足於現狀,不願意正視消費者的費力及不方便,不願意承擔風險勇於挑戰產業的傳統常規,記得總有一天會有人跳出來革你的命。第一個跳出來滿足顧客,第一個跳出來表達不滿、嘗試新事物的人或許會失敗,不過在你進行重大決策之前,或許可以先聽聽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如何說:「早上洗澡時,我的競爭者都在想競爭者怎麼做的,只有我想著如何讓客戶高興一點。」

 

捨棄集塵袋等於捨棄利潤,因此,越賺錢的公司越難反轉過去的商業模式,這使得小公司及來自產業外的競爭者有機會挑戰市場大金剛。詹姆斯從六歲就開始使用吸塵器,深深為難用的使用過程所苦,所以他擁有同理心和一般使用者感同身受。自己的痛就是顧客的痛,自己的不滿就是顧客的不滿。如果企業能夠以這樣的原則來研擬市場策略,就不會被眼前白花花的商業利益所蒙蔽,置消費者的不滿及不便於不顧。當我們願意積極回應顧客方便、省力的需求,公司就有機會循著與Dyson真空氣旋吸塵器相同的創新獲利模式,成為產業界最受消費者喜愛的知名品牌。

 

探索顧客費力之處、不便之處、痛苦之處,是經營管理的基本功,必須念茲在茲、感同身受、止於至善,精熟這一門功課有三個探索方向,二個遵循原則可以協助我們,依序條列說明如下:

 

一、自己的痛就是顧客的痛。

二、用心留意觀察顧客的痛。

三、追根詢問顧客內心的痛。

四、站在顧客立場感同身受。

五、持續不放棄的產品設計。

 

第一個探索方向,我們在Dyson的案例中已經談到,親自使用產品是體會顧客感受是最直接的方法,用顧客所用,洗顧客所洗,吃顧客所吃,很有機會挖掘出顧客沒有說出口的不舒適或不方便,這是成功者經常使用的手法。

摘要文章,精彩完整內容請見《能力雜誌》2014年7月號 

arrow
arrow

    張松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