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所輔導的一家公司,問這麼一個問題:「我們公司服務沒有很複雜,我們席次沒有很多,只有3~4個客服人員,我們想建Call Center可以嗎?

 

當然可以,況且導入強化服務效能的Contact Center,實有其必要性,顧客不再只是來電(Call)而已,顧客已經透過網站、電子郵件、部落格、Facebook等多元互動服務管道,來和企業進行接觸(Contact),當我們遇到的服務環境越來越複雜,我們就越需要資通訊(ICT)技術的協助

 

是的,金錢要花在刀口上,不能任意的揮霍,事情總要搞清楚狀況再來投入比較保險。會這麼問的主要原因有二個,首先,大家腦海裡有一種刻板印象,提到Call Center就想到電信公司及金控公司的客服中心,擁有上千個席次,耗資以億計算,有1500名客服專員,有AVAYA的高檔交換機,有IBMAS400主機,有SAS的Data Mining,可以說是要什麼就有什麼。

 

其次,是由於企業對近年來Contact Center的快速發展較為陌生,因為不夠瞭解,所以對於跨出第一步就有些忐忑不安,會不會花很多錢,會不會失敗,成果能不能達到老闆的績效要求,這種種問題,在停滯的空間中飄浮不散,其實他們內心真正想問的是:怎麼樣能夠以最少的成本,獲得最大的成果。

 

問我問題的公司不小,只是客服中心很小,這是個跨國公司,在全球雇用超過六萬名員工,在台灣擁有700多位員工,客服人員只有7位,約當一百個員工設有一名客服專員。所以重點不是企業的大小,而是公司的服務策略及服務模式的特質與複雜度,以及客服中心在所有的服務中應扮演何種角色。

 

成效卓著的企業既不會浪費營運資本,亦不吝嗇於投資創利。隨意揮灑資金的態度讓成本居高不下,使得公司的價格競爭策略居於不利的地位;捨不得花錢的小氣風格,則使得員工缺少優質的服務工具,不可能創造出令顧客感動的服務體驗,企業應該根據公司在市場的品牌定位,在浪費與拮据間取得最佳平衡點。

 

定位於低價格競爭的廠商,如全聯福利中心的客服中心,就不可能,亦不應該採取和Nespresso一樣的服務模式(刊載於1月份客服電子報),雇用訓練紮實的咖啡專家,刻意拉長通話時間,企圖創造出高感度(Hi-Touch)的顧客服務體驗。因為全聯社鎖定的是理性價值的消費族群,他們要求的是天天都低價,服務品質及回應速度只要60分就好,但是價格如果沒有100%的競爭力,這群顧客很可能就要調頭走人。

 

是否滿足主要顧客對公司定位的要求?是否符合經濟效益?是否能夠事半功倍?是否創造出高規格的服務?是否能均衡短期及長期利潤的佈局與發展?這五個關鍵課題,是企業在設計客服中心(Contact Center)時應該思考的要點。

 

許多公司搞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,不是做的太少就是做的太多,無法判斷什麼該做什麼又不該做,無法決定什麼問題可接受什麼又不可接受,所以規劃出來的客服中心就不夠精實,不是太瘦就是太胖,無法呈現出濃纖合度的美感。

 

做太少就是應該做、可以做卻沒有做。假如客服中心接到太多的來電,我們就應該研究是那些類型的來電詢問,是否真的需要由客服專員來進行解答,有些詢問是可以經由服務流程改善來加以避免。像是:

 

貨物送到了沒有?

昨天發的傳真是否收到?

網站預訂的看診是否成功?

我的手機何時修好?

申請的信用狀何時下來?

 

這些問題都極度的相似,它們都在問進度問狀況,因為顧客希望擁有未來主控權,他們討厭自己陷入不確定的未知狀況。

 

主動及預先告知是唯一的救贖,此時,企業或許應該考慮提供顧客進度追蹤網站,如貨物運送進度、生產進度、維修進度,讓顧客可以24小時上網自主查詢,或者在服務流程設計一個關卡或時間點,主動以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顧客目前的處理狀況,如此就能大幅減少來電,何樂而不為呢?

 

客服中心不應是善後中心,說難聽點是擦屁股中心,其實只要願意花時間瞭解顧客重複來電的形式,就能打斷問題的惡魔循環,具體做法或是重新設計產品包裝說明,或是設定標準回覆時間,或是事前告知顧客注意事項,就能夠有效減少不必要的來電量,協助客服中心回歸服務本位。

 

做太多則是畫蛇添足,多此一舉,不應該做卻埋頭苦幹做過頭。客服中心的績效要好,人員是關鍵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,好的人才加上對的系統才能提供好的服務,但是很多公司並沒有遵循這條簡單的公式在走。

 

原因是有時我們會本未倒置,因果不分,在錯誤的地方白費力氣。我經常提醒大家:「表現傑出的服務人員不是監控出來的,不是罵出來的,是選出來的,是培育出來的,是淘汰出來的。」運用KPI監督客服中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可惜許多客服主管以為只要設計好績效指標、定期產生報表、嚴加監控就等於做好人員管理。

 

觀察實際運作狀況,發現大部分的客服KPI是採取結果指標,並非源頭指標,然而,源頭不管好就不可能產生好結果。這是不證自明的事情,可惜的是,大多數時間我們發現企業界採用的還是結果指標偏多,而且選擇過多的KPI,產生過多的報表,浪費太多的時間在報表系統整合上面。

 

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奇怪的現象,因為源頭管理要下的功夫大,太麻煩,短期成效並不一定那麼的明顯,何況必須從客服主管的自我改變開始,如員工穩定度、能力成長及第一次問題解決率,雖然大家喊的很多卻做的很少。結果指標則是從改變系統及KPI開始,可以立竿見影,可以從報表上面看出變動,如平均等待時間及平均通話時間,容易執行,但是很可能陷入表面功夫,對於徹底改善顧客滿意度缺乏實質效益。

 

身為顧問的我們,有時會拿著一張客服中心的基礎架構(如圖一)和客戶進行溝通,告訴客戶那些該要那些不該要,要了反而惹麻煩,而且還經常會跳開系統及技術的層面去討論服務問題。因為提高服務品質不能單從系統下手,更多的時間要放在顧客和客服專員身上,系統可以告訴我們這名顧客已經等很久,可是無法照顧到顧客的感受與情緒,訓練有素的客服專員則會主動安撫顧客,委婉告知延誤的原因,以及預計還要等待多久。

 


 

圖一  精實客服系統的基礎架構

 精實客服中心.jpg    

之所以會造成前面所述種種過猶不及的現象,是因為企業不清楚自己的動態定位,以及長期的服務發展藍圖,客服中心的設計沒有一定的標準,對於某些公司而言是精實,是恰到好處,是小投資大成果,但對於另一家公司而言,就像穿錯衣服一樣的令人難以忍受,既不合身又不合用,所以原原本本抄襲別人的服務系統設計,的確是有許多的風險存在。

 

適用於大型客服中心的設計架構,就未必適用於中小型客服中心的規劃上面,相對成本投入高,耗用的心力也比較大,大型客服務中心通常採取PBX、IVR、ACD、CTI 、Report、CRM分別獨立設計的模式,其整合成本相當高昂,設計及參數設定有其複雜度,比較合適運用於服務來電量龐大,而且顧客關係緊密的固定型服務模式,才能創造經濟規模,如電信,如銀行。

 

對於中小型客服中心最好採行All in One的設計架構,系統設定及資料整合相對簡易許多,以企業最喜歡的畫面彈跳機制來說,All in One可以輕鬆做到,採取分別獨立則有其複雜度,但是All in One較不適用於大型客服中心,會有席次擴充不足及系統穩定度上的問題,這是設計時必須注意的事項。All in One適用的產業如高科技,如消費流通產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松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