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隨全球人口的快速老化,未來十年,龐大的需求正在醞釀發酵,與銀髮族健康管理有關的服務平台日益重要,成為「銀光經濟體」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石。
歡迎對高齡者樂活服務平台有興趣的朋友,到「有愛不老樂活共同體」的粉絲頁按讚,分享您的想法,追蹤我們的近況,一起營造銀光閃閃的美好晚年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翻轉台灣高齡社會的建議:
一、實現「自理為主、照顧為輔、預防為主、治療為輔」的高齡者樂活服務創新。
二、效法芬蘭推動東方版的健康教練服務體系,協助高齡者進行自主健康管理。
三、啟動高齡社會服務創新的設計思考研究,發展共學、共創、共享的服務平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國正在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雙重衝擊,高齡化表示退出職場的人增加,少子化表示進入職場的人減少,一來一往,台灣平均每年要減少15萬名勞動人口。1980年時,我們是15個人照顧一個老人,現在是6個人照顧一個老人,在過十年,很可能是三個人就要照顧一個老人,對於年輕人而言,這是超級沉重的負擔,妥善照顧長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其中負擔最重的族群要算是家中有青少年,又有失能或失智父母的家庭,這個青壯族群粗估大約是45到55歲之間,對下他們要照顧正處於狂飆時期的青少年,對上要關注生活無法自理的老年人,除此身為社會的中堅砥柱,他們得承擔相當大的工作及人際壓力,面對蠟燭三頭燒的生命情境。這個族群如果缺乏自我身心靈的調適能力,又沒有來自政府、社會及企業的服務支援體系,最終可能身心俱疲,輕者得憂鬱症,重者完全崩潰,由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。
自理為主、照顧為輔的高齡者服務創新
如此可悲的劇情正在台灣高齡化的社會紛紛上演,不容眾人輕忽,今天你不留意事先做好萬全準備,明日你必當悲苦流淚。當下我們還來得及翻轉頹勢,現在不做更待何時,設計及建造更優質的安養中心、日照中心、關懷中心當然重要,但是我們不可以將所有的資源壓在這裡,應該由長期照顧(長照)的消極思維,翻轉成「老有所學、老有所用、老有所創、老有所享」的積極行動。
重新定義退休及老年生活是眼前的關鍵課題,臥病在床的老殘失能不應該是常態,長期照護不應該是常態,老雖老,但能夠健康快樂才是人們活著的價值。根據聯合國的定義,超過65歲以上就被稱為老人,其實好好的保養與規劃,這個年紀還是大有可為,可以持續的為這個社會貢獻一己之力,不但不是沉重的負擔,更可以是最寶貝的人力資源。高齡者或許不能服萬人之務,千人之務,但服十人之務,一人之務,應該還是綽綽有餘,老而彌堅、服務人群不是癡人說夢。
因此,高齡社會的第一個商機是健康管理,消極的是減緩失能,積極的是活躍老化,首先我們從已經失去健康的老者談起,即使生病只要好好保養,人生依舊大有可為,千萬不要自怨自艾,成天躺在床上,或是坐著發呆,盡可能的範圍內要生活自理,不要輕易假手他人,保持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及社交活動,否則身體功能很容易快速的退化,更不利於身心靈的復健及調養。
醫療及長照產業如果依據上述「自主健康管理」的核心理念,重新設計出新世代的商業模式,引導老年人由純粹的受照顧者成為生活自理者,不但可以提升有病高齡者的活動力及福祉,同時亦能開創出新形態的健康管理服務平台,具體實現「自理為主、照顧為輔、預防為主、治療為輔」的醫療及長照服務創新。
減緩失能是老人健康管理的基礎,當根本穩固之後,才能談活躍老化,讓銀髮族在晚年發光發熱,不但達成生活自理的基本要求,健康管理得當的長者可以開創第二人生,即使活到八老九十還可以在職場上造福社會大眾。
擁有豐沛人脈、經驗及資源的老人可以考慮協同創業,整合老中青三代各自的優點,開創出超高齡時代的新形態獲利模式,想要有效因應人口老化的問題,我們不能把老人當包袱,而是要把老人當作珍貴的人力資源,活化銀髮族,視老人為社會資產,轉化長照經濟體成就銀光經濟體,唯有讓高齡者綻放光芒,台灣社會才有光明遠大的未來。
可惜台灣有不少老人是在輪椅或病榻上度過,根據經濟日報採訪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的報導,在台灣,老人臨終前平均臥床時間長達七年,但是在芬蘭,政策目標卻可以做到14天,芬蘭人是如何辦到的呢?
遭遇同樣的人口高齡化問題,芬蘭選擇投資前端的健康保健,政府推動鼓勵老人持續運動的解決方案,把預算放在公共運動設施的充實上面,而不是蓋更多的醫院及養老院。公視《活躍老化》影集報導芬蘭中部一個人口只有八萬的大學城:佑華斯克拉,這個城鎮是歐洲最多強壯老人的城市,他們每年提撥市政預算2%的兩億五千萬元,設立老人運動俱樂部,聘用13名運動教練、40名物理治療師、70名時薪制體育科系學生,開立專業的運動處方,協助七八十歲的老人進行適合個人的體能鍛鍊,彈跳、翻滾、攀爬、倒立,老人無所不能,如果有機會親臨現場,你會大呼不可思議,許多連青壯年朋友都做不到的動作,芬蘭老人輕而易舉就能辦到,如此賣力的練習只為一個共同的目標:只有臨終前兩週才在床上渡過。
活躍老化—貼心芬蘭6-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活躍老化心得帖:
1. 只要有心加上創意,高齡社會的困境是可以改善的。
2. 不能只靠吃來達成健康,運動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
3. 應該要從後端的治病邁向前端的預防投資。
4. 提供公共運動設施,成立老人專門的運動俱樂部。
5. 經由運動諮商減少老人從事活動的困難和風險。
6. 提供專業的運動處方,同時回家也可以做的體操。
7. 選擇各人喜歡的活動,強化誘因及活動氛圍。
8. 設計像遊戲一樣的體能復健,創造老人活動的樂趣。
9. 運動教練要傾聽問題,提供個別指導的解決方案。
10. 記錄運動類別和運動量,便於後續活動成效的評估。
11. 運動諮商包括失業者,這是強化國家競爭力的好方法。
12. 團體人數不可以太大,才能作好個別指導。
13. 免費專車接送,解決老人交通不便的問題。
14. 運動前和運動後的伸展操及按摩很重要,有效減緩疼痛。
15. 朝向產業化經營,開創老人樂活服務管理專業。
16. 最終實現臨終前只有14天臥病在床的目標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樂在施與—貼心芬蘭6-2
活出價值—貼心芬蘭6-3
助燃者—貼心芬蘭6-4
獨立自主—貼心芬蘭6-5
弱者強國—貼心芬蘭6-6
把金錢花在鼓勵長者運動是絕對值得的投資,最低限度可以防止老人生病及失能,減少不必要的看護、吃藥、檢查、急診、心臟支架、加護病房等不可勝數的高額醫護費用,目前國內聘請一名外勞(含吃住)在家看護費用要三萬五千元,住在安養中心大約也是這個數字左右,如果因病住進加護病房則一天就要一萬元以上,對於個人及國家而言,如此龐大的支出是不可承受之重。
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有更正向的意義,不該侷限在預防失能而已。芬蘭的老者不僅日常生活應付自如,還能善用此生,服務眾生,政府有計劃的協助老人獨立自主,積極創造高齡者奉獻社會的機會,使得他們不會成為社會無法承受的負擔。芬蘭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角落,為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發光發熱,他們在熱心服務當中肯定自己的價值,國家因此節省可觀的醫療及社福經費。
強調服務文化是芬蘭「銀光經濟體」成功的主要原因,他們的軍人退伍後可不是無所事事,乾領退休俸看電視閒晃過日子,退伍軍人尋找自己還做得來的事,例如組成樂團到處獻唱,為別人帶來祝福,使得年老歲月別具意義,樂團在教會分享老歌給老人聽,勾起高齡者深沉的悲歡往事,此外,他們不只服務老朋友,也服務小朋友,他們在三歲小孫女的生日派對上高歌一曲,上演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的歡樂情景,服務文化是芬蘭老人健康快樂的生命力源頭。
老當益壯,退而不休,帶給人歡樂,不是芬蘭老人的專利,只要願意就可以過更具開創性的生活,無需等待國家的被動安排,先從自己主動開始做起吧!
留言列表